娄星区秉持“一线工作法”,全力打好重点民生保障仗——
【资料图】
聚力书写民生幸福答卷
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维涛 通讯员 曾辉
又快到入学季,娄星区彭先生的女儿已满6周岁,达到小学入学年龄。他通过手机上的“湘易办”一键登录报名,在提交相关信息和佐证资料一周后,系统便通过短信告知其资料审核通过,报名成功。
“湘易办”让办事不再难。娄星区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大力开展“湘易办”推广应用、政务数据共享、中介超市推广应用等工作,探索新型线上精准服务模式,并通过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开展涉企经营告知承诺制及证明事项清理,积极化解企业和群众办事难。截至目前,已梳理“湘易办”上线服务事项422项,完成任务指标的120.57%;集成可应用的电子证照种类42类,完成任务指标的105%,注册用户11.57万人。
悠悠万事,民生为本。今年以来,娄星区秉持“一线工作法”,深入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力打好重点民生保障仗,民生成色更足。1-6月,28项省重点民生实事有12项提前完成,2项已达标,13项超过序时进度,综合完成率83.7%;9件市定民生实事有3件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6件达到序时进度,4件区定民生实事有序推进。
娄星区把民生实事办理责任压实到一线。区委、区政府专题研究制定《娄星区打好重点民生保障仗实施方案》,成立工作专班,明确考核体系,各责任单位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骨干专门抓”的工作机制,按照“一件实事、一个专班、一套措施、一抓到底”,将省市区重点民生实事项目41个指标的办理责任分解到各部门,办理措施落实到乡镇(街道)、村(社区)、屋场小区和居民家庭。同时,民生保障向乡村倾斜,以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为目标,实施教育、医疗、交通、供水、养老和公共文化服务等“六个城乡一体化”。
同时,娄星区把精准督导落到一线。出台《娄星区打好重点民生保障仗月度考评办法》,坚持“周调度、周总结,月分析、月通报,季督查、季考评,年考核、年总结”,以“四不两直”真督实查到项目一线,看进度、查质量、比效果,对进度滞后、实施缓慢的项目,及时对牵头承办单位约谈提醒,由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专题调度,精准施策解决实际问题。上半年,向6家单位发出任务督办“提醒函”。
娄星区用情唱响民生服务“协奏曲”。各责任部门下沉一线、深入民生实事项目点,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用心倾听群众诉求意愿,以实干、实效保障办理质量和效果,用真心、真情解决群众困难和需求,真正把民生实事送到群众家门口、办到群众心坎上。
“如今,我们长期居住异地的退休老同志看门诊和住院都可以在就诊地医院直接报销,真是太方便了!”近日,退休职工刘女士高兴地说。刘女士长期居住在广东珠海,今年2月通过网上申请办理异地住院备案手续后,6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住院的费用,就在就医地直接联网结算报销了。
今年以来,娄星区医保局优化经办流程,提升经办质量,将异地就医备案下沉至乡镇(街道)、村(社区),推行“网上办、掌上办、电话办、现场办”,极大减轻参保人员垫资压力。截至目前,全区共办理异地就医备案5022例,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率提高到85%以上,普通门诊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数量大幅增加,实现医保报销线上线下跨省通办,为参保群众提供方便、快捷、暖心服务。
在娄星区,这样的暖心民生故事有很多——
"谢谢你们,帮我家解决了不小的难题。"近日,家住双江乡新庄村的贺先生给娄星区民政局送来一面锦旗。他的妻子患病,常年卧床,一直由其照顾生活起居,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娄星区民政局工作人员迅速上门服务,为其妻子配置多功能护理床、移动式坐便器、移动式洗澡椅、四肢手杖等设施,并为他家添置不锈钢灶台,减轻了贺先生日常护理负担,提高了他家的居家生活质量。
"之前,眼睛看不见,生活很不方便。如今,家里安装了厨房安全低位灶台,新装了自来水水管,进行了安全电路改造,添置了盲人智能安全电饭煲、智能电磁炉,为防止摔倒,还贴心安装了16米长的不锈钢护栏。"说起近来家里的变化,76岁的柳先生满脸笑容,伸出大拇指连连点赞。柳先生家住石井镇,是一级视力重度残疾人,生活困难。娄星区残联根据柳先生的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改造方案,并在最短时间内改造到位。
针对居家困难老年人、困难残疾人家庭实际需求,娄星区个性化制定"一户一册"方案,今年将完成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288户、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00户;将辖区173名0-6岁的残疾儿童纳入政府兜底康复救助范围,目前,132名残疾儿童接受科学规范的康复救助,家属满意率100%;依托第三方托养机构,为260名残障人士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护理、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辅导、职业康复和劳动技能、运动功能训练等服务,目前已有231名残障人士享受相关托养服务。这些举措托起了困难老年人、残疾人家庭"稳稳的幸福"。
娄星区各项重点民生实事工作捷报频传。
——今年以来,在全区创新建立12家"就业驿站"、在产业园区建立2家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服务脱贫劳动力、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就业3892人次。
——组织"健康快车"提供上门服务,今年已为5254名妇女开展"两癌"免费检查,"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撑起妇女健康"保护伞"。
——今年计划投资近亿元,完成"三路"建设47公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74公里,通组公路及窄路加宽60公里,建设人行风雨桥1座,新建"美丽公路"4公里。截至6月底,省重点民生实事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完成67.7%、安防设施完成72.92%,农村公路好路率指标89%。
——近年来,全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已建成千吨万人以上供水工程6处,覆盖47个村8.79万人,单村供水工程46处,涉及46个村覆盖3.85万人,共计51个村7.49万人实现城市自来水直供。全区68%的行政村实现城市直供水和规模化水厂供水,35%的行政村实现城市直供水,水质达标率稳定在83%以上。
此外,讲好民生故事,让群众更有认同感,这是娄星区打好重点民生保障仗的工作亮点之一。结合"政府开放日"等活动,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普通民众全面了解重点民生实事办理成效,监督评议办理质量,已累计举办专场活动15期,累计参与群众1.8万人次。深入村(社区)、居民小区和农村屋场,开展"把幸福送上门"重点民生保障仗主题宣传活动,累计走访群众5.6万余户,发放宣传资料6.8万余份,在市级以上媒体刊发稿件60余篇。"幸福娄星"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放大。
顺民心、厚民生。在娄星经济社会发展的卷轴上,增进民生福祉是一条贯穿始终的重要脉络。如今,在娄星大地上,各项惠民举措有序推进,一份走心更走实的民生幸福答卷正在浓墨重彩地书写!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大西洋食品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2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